【转载】 南都周刊: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

zongqiyu

初级会员
 中国与西方自接触开始,彼此便有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认知,学术点说叫“迷思”,大到家国政治,小到衣食住行。这其中,关于《花花公子》的“迷思”尤其好玩。毕竟,《花花公子》从来没有进入过中国。(文 / 史雨锁)

  中国和美国的“成人礼”

  很不幸,《花花公子》在中国只是个传说,由于传说而变成妖魔,变成洪水猛兽。

  《花花公子》被拒之国门,因为它是一本成人杂志。然而“成人”一词,在中国的涵义从来没有被明确界定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人”经常作为一个限定性名词,和用品联系起来,以区别于婴幼用品、妇女用品等等。“成人用品”的概念,可以从城市的成人用品店里获得明确的感官印象——昏暗的小巷,逼仄的小黑屋,霓虹的灯光,鬼鬼祟祟的顾客,暴露的图片以及各种超越常规的性用品。这里的“成人用品”一词,完全可以用“性用品”来代替,“成人”也和“性”画上等号。《花花公子》既然被命名为成人杂志,理所当然,就被划入“扫黄打非”的领域,包含着淫秽的汁液,不仅有碍观瞻,而且有毒于社会。

  不得不说,在理想的设计中,中国社会是一个纯洁的社会,儿童需要保护,成人也需要保护。这就是“成人”的另一个涵义,成人礼。

  成人礼是一种四海皆有的民俗活动。非洲一些部落行割礼,中国的汉族男性行冠礼、女性行笄礼,表示一个人可以正式进入社会,承担独立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最近几年流行着一种特殊的“成人礼”,一群年满18岁的中学生、大学生,面对某一象征物,进行群体宣誓,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在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礼中,“成人”仅仅意味着一种号令一致的集体活动。在传统的民俗意义上,“成人”意味着个人从集体中脱离,具有个人人格和个人行为;在法律意义上,“成人”意味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在一个现代社会,个人最重要的法律地位,便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在中国,成人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却处于“被保护”状态,这就意味着“成人”依旧是被保护的,它不具备独立的条件。

  中国成人的被保护,最明显地体现在性方面。最近总有大学生向有关部门写信,声称受到网络色情的毒害,要求限制网络的开放,加大对大学生的保护力度。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成人”的概念,一方面在中国被污名化为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像婴儿一样的纯洁。作为成人杂志的《花花公子》,被“中国式成人”拒之门外,在这里就获得了充分的理据。

  撕掉裸女,它是最有品位的文学杂志

  《花花公子》的确有性,主要体现为中页的裸女图片和“当月玩伴”栏目。这也是《花花公子》最大的卖点之一。但如果认为《花花公子》只有“性”,类似于街角的成人用品店,就是误读了,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花花公子》是一本成人杂志,明确点说,是一本办给成年男性看的杂志。在办刊宗旨上,《花花公子》可谓和《纽约客》平分成人读者市场。《纽约客》最初定位的目标读者群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妇女,《花花公子》的目标读者群则是中产阶级职业男性。《花花公子》的创办人赫夫纳在创刊号上如此描述:“我们应该享受这样的生活:在自家公寓中,调上一杯鸡尾酒,准备两份开胃小吃,唱机里放上一段音乐,邀请一位红粉佳人,静静地谈论毕加索、尼采、爵士乐,还有性。”毕加索、尼采、爵士乐和性——艺术、哲学、音乐和性,这就是《花花公子》的全部内容,也是赫夫纳所认为的中产阶级职业男性,一个男性成人,所应该关注的话题。遗憾的是,《花花公子》和《纽约客》在中国的命运截然不同,成人男性阅读的前者变成了色情杂志的同义词,成人女性阅读的后者却变成文化品位的象征。这又是一个讽刺。

  除了裸女图片(拍摄这些裸女的摄影师,相当一部分是当代摄影史的领军人物,比如赫伯特·牛顿),《花花公子》的特色还表现在它的小说和名人访谈上面。它的作者群,实际上就是一部近五十年的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的“梦之队”。《花花公子》的创办人赫夫纳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文学青年”,通过这本杂志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品位。据说,中国小说家王朔遭到过《花花公子》的退稿,因为写得“太黄”。可见,《花花公子》不刊登《肉蒲团》、《金瓶梅》。《花花公子》的作者群,既有已经进入文学大师殿堂的文学家: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加西亚·马尔克斯、厄普代克、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诺曼·梅勒、冯尼古特、凯鲁亚克、詹姆斯·鲍德温……没在《花花公子》上刊登小说,没有成为《花花公子》撰稿人,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文学的。如果把那些裸女图片撕掉,《花花公子》将是世界上最豪华、最有品位的文学杂志之一。固然,性是成年男性的必需品,高品位的文学,却是有品位男性的必需品。品位不仅表现于豪车红酒,也表现于文学和音乐、哲学。这是《花花公子》的四杆大旗。

  《花花公子》上的大人物们

  品位还表现于对社会的关注,这可从《花花公子》的访谈栏目看出。《花花公子》的采访对象,都是大人物,很多是政治人物或有争议人物。它不仅采访了美国总统卡特(卡特在访谈中承认自己“带着淫欲的目光盯过很多女人。我已经在内心多次犯下通奸罪了”),而且也采访过印度总理尼赫鲁和古巴的卡斯特罗,既采访过已经成为“圣人”的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也采访过充满争议的马克西姆·X、萨特和约翰·列侬。作为从来没有目睹过《花花公子》真面目的中国读者,很难想象这些人物会出现在一本“成人刊物”上面,毕竟,在中国的语境里,“成人”等同于淫秽、色情。

  这里需要考虑一下《花花公子》所处的社会环境。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杂糅的国度,最初,清教徒因为遭受到思想迫害而从欧洲大批移居美洲新大陆,对“思想自由”的保护便成为美国的建国理念之一,这就表现在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清教徒又有着明确而清晰的道德观,这体现在成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上面。吉米·卡特在《花花公子》上承认自己的“淫欲目光”,他赢得了总统大选;克林顿在白宫抽雪茄,他险些被弹劾。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这几乎便是《花花公子》得以生存并在美国发扬光大的环境。

  早在中国的南北朝时代,梁朝简文帝曾说过“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然而,当代的中国,肉体的放荡在社会上已经见怪不怪,这从最近的“韩锋日记”便可看出,而“思想放荡”还有待时日。鉴于目前的中国依旧看不到《花花公子》,不妨先读一下最近出版的《兔子先生—一个世纪的性态度史》这本书,虽然这只是一本“科普”读物,一管窥豹;或者,去看《花花公子》的网站。
 

潘神的迷宫

活跃会员
回复: 【ZT】南都周刊: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

"梁朝简文帝曾说过“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此处的放荡应该指的不是性或色情方面的淫荡的意思吧。😮
中国人习惯于拿有色眼镜看美国人,似乎每一个美国人都带点色情狂的味道:cool:
 

sujinshi

初级会员
回复: 【ZT】南都周刊: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

看来端正视听有多么重要。
 

yf20040909

知名会员
回复: 【ZT】南都周刊: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

中国人的已是非常开放,只是拿不上台面,桑拿、洗脚房等情色场所不比美国少。谨慎的只是怎样不被抓。
 

lavenser

活跃会员
回复: 【ZT】南都周刊: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

楼主转的帖子,我仔细看了2编,后来想看看原文,结果(在国内)只找到了这个(http://www.u148.net/article/19337.html),没有找到原文。

看帖子后,我有些想法,想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1.其实,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在介绍《花花公子》的,同时,其目的不排除是为了点击率而取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2.暂且不看标题是否符合文章,文章的内容有很多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在第一部分中,至少是把关于性观念这个思想上的东西牵扯到了政治上去了。如果分开的话,会更令人信服。不过,就我老师从美国回来,他们说,美国朋友的家庭观念很强,各种思想都很保守,不是电影所反映的开放的样子。而另外一位老师说,中国是最开放的国家(性观念),不能不令人深思。

至于非洲等成人礼,是有其宗教背景的。我们传统上没有(割礼),只有其他类型的,如 冠(笄)之礼。从思想层面上说,不好判断那种更好。

3.总之,帖子介绍《花花公子》之外的,都是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
 

子夜天涯

初级会员
回复: 【ZT】南都周刊: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

暂且不看标题是否符合文章,文章的内容有很多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在第一部分中,至少是把关于性观念这个思想上的东西牵扯到了政治上去了。如果分开的话,会更令人信服。不过,就我老师从美国回来,他们说,美国朋友的家庭观念很强,各种思想都很保守,不是电影所反映的开放的样子。而另外一位老师说,中国是最开放的国家(性观念),不能不令人深思。
读书看文都应该持有一种批判的视角,若是人云亦云,读书看文反而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楼上的回答我觉得很好,因为确实是在以一种审慎、批判的态度来看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保守只是行动上的保守,此外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掩藏着内在的开放性,只是由于种种社会性规约使得心灵与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一致。对待《花花公子》的态度就是这种不一致的反映。
 

seek

普通会员
回复: 【ZT】南都周刊: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

其实,对比中西之间对待文化(包括性)的态度,我们一般百姓并没有太多的差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存在一个困惑:在公共话语里面,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强道德性(其实是一种伪善性),所谓的“性”老是会与所谓的低级趣味的“黄”相联系?这才是中西之间对待不同事物的巨大差别。
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这种角度读出不同的东西出来。所以,从我的理解来说,我没有批判与反驳上面各位的想法,只是我们在分析问题是时注意应能够正本清源,这也是一种自我要求吧!
 

lavenser

活跃会员
回复: 【ZT】南都周刊:肉体须谨慎,思想须放荡

对于性的观点,其实,可以看看李银河博士的研究,不过,需要明白她的观点的哲学基础及其不足。至于,涉及到社会学的,政治学的,那就要条分缕析,并看相关的书。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