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博物馆画展

langwu

活跃会员
清明节那天闲来无事,便和朋友跑到博物馆去了,刚好碰上意大利某博物馆收藏物品的一个展览,当然是意外收获,于是再排小队伍,兴高采烈地去欣赏。
实话来讲,许多东西看不懂。只所以说不懂,是因为自己没有任何关于绘画的常识,更谈不上鉴赏油画的技巧。于是,面对那一副副十分珍贵且著名的画面,竟至于不知如何是好,以至于一时不由得概叹汉森“观察渗透理论”命题的深刻。然后终于能够自我解嘲到那就来个没有任何先入之见的“本质直观”吧。听了我这番自嘲的话,朋友不由得笑骂我没有哲学常识,警告我说,“你这简直是对‘本质直观’的玷污”。虽然这批评让我由不得汗颜一番,不过眼力实在有限,只能由着懵懂的喜好带领自己“鉴赏”去了。这一看,倒慢慢地放下心里包袱了,甚至也慢慢来了兴致,以至于对其中某副风景画产生了颇强烈的向往,而对另一些则实在看不上,觉得取材上堕于技术,有失美的趣味。
突然,就听到旁边不断地有窃窃私语之声,原来是若干人等在用一些十分奇怪的“术语”讨论这些画的优劣,听起来那语调十分断定,势必要表现出来一副评价客观理性的态度来。一位父亲样子的男子对身旁小男孩说,你看这画多逼真,这笔触多细腻……而另一边走过去了一对青年男女,女子一副解说员的样子跟男子用一些我听不懂的术语解释着,我偷偷看了看那男青年,一副懵懂的样子却不断点头称是。
原来许多人跟我一样不懂啊,甚至在行家眼里我们这一群参观者是一窍不通的。我看了看旁边喃喃自语似乎颇有体会的朋友,挖苦他到,“你这就是所谓的‘附庸风雅’,而我就是附附庸风雅”,他不屑地回敬“别以为你就附附得正了啊”。
我默然无语,但是觉得这种展出与周围的观客们让我嗅出了一种强烈的技术味道。对,技术。这些油画展示了一种绘画的技巧,来参观的人也显然迷恋着这些绘画技巧,心里或许想着,如果我够努力,也能画得这么好。那么,这样的艺术显然是分裂的,人与物的分裂,主体与客体的分裂,精神和物质的分裂。终于,我慢慢地想,艺术早已经深深烙上精神气质的烙印。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油画的不同,也许只是东西方不同思想方式的一个表征。而参观博物馆,是看技术还是去体悟,看到了什么样的技术,以及体悟到了什么,显然折射出了观者在中西文化及其思维方式交互影响下成了一个追求何者生活的人。
 

Jerry

版主
上博观展

呵呵,看来这也是个去了上博乌菲齐展的。新人发帖,鼓励下。顺便在下面贴个我的观后随笔。

多久前写了个杂感,或许被别人认为是听音乐的主了,其实讽刺的是,在写了那个东东之后,后来都没碰到一次真正有心有缘的“出离”状态,心之浮躁,或说自我修为之短浅可见一斑。码字初衷原是一种自我的镜像循环,但是成文伊始,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展示”,人的自我总在被符号外化,内总在向外展开,然而这种内,本不是外,言而不尽,言而不及倒是常态。

来上海这么久,看展览次数不少,精彩的也不少,但是真正能数得出来的感动不多,国外的油画离我们内心的距离,实在不可以千里计,更多的时候,我宁愿将自己视为一个探索着解读符号体系的人,不是希望解释给他人,而是首先希望解释给自己听。
国内可说真正专业的人士都在艺术学院,我们这些看展览的都是冲着名头过去的半吊子,偶有学过油画,算是自己有“独到”的识见,说出的话不至于停留在“太像了”这种评语,贻笑大方。在国内学美学、艺术理论什么的就不说了,我自己算是理论出身,知道那套劳什子恰恰要先建立在审美感性基础上而不是相反你有了理论就能鉴赏了,专业不是个人的身份标签,许多抱着期待学美学的人似乎理解错了,学习这个专业本身(尤其在国内)并不能提供给你进入美的钥匙。观千器而后识剑,讲的是你自己要主动去积累和发现。不管是去摸钢琴还是画笔,首先都不是为了成“家”,而是想要成为一个真正丰富的人,为“域外”的来袭准备一个新的耳朵和眼睛。

在我晓事之前大陆已然流行过美学热、国学热了,不过看来流行的恰恰表明人们缺乏的,一个非洲酋长说,我们那流行的歌都和雨水有关,因为干旱。而现在我们所听闻最多的最上口的,是情歌。

你觉得那些有着赤裸裸利益驱动的商业化运作在搞什么鬼?它们为这个时代提供的爱情说明书告诉我们什么是浪漫、什么是快感,怎么谈恋爱,决定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婚恋观和审美价值。生物的冲动谁没有?能刺激起这股力比多成为消费动力这才是目标。这就类似于国内每个美术展门口总有那么个“禁止摄影”的标示,却不会缺少事先照好印好的画册供君选购。

不敢说对大多数人的生活有何非议。你们活你们的,按你们的标准活得开心就行。不过看起来艺术家不是这一类人,抛开那些炒高艺术作品的商业机制、掌握观赏方式的现实建制不谈,大致还是能认为艺术家是一类以特殊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人,就好像一个文化不高的山里人用山歌传情,缘由乃是“无他途经”。

我既不懂世界也不懂画,只是喜欢站在二者旁边细细琢磨。古典油画的人体,其腹部常常“臃”出纹路,通常出现在画布左边的镜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答案虽非现成,不过也许自己将来会找到。上博的灯光灰暗,打到画上的光源怎么都感觉别扭,所以就只能调整自己来找到“最好的”视角了。有一幅高约1.5m的风景画,站在它面前你看到画的上半部完全是光线反射显出的油彩的厚薄层次,光线太暗导致的相近色彩的层次不鲜明你可以通过油彩厚度来判断,不过料想画家不是想要让人看这个,最后蹲着时我才发现那幅画可能原来在某大家族的墙上是被人仰视的,还好上博的墙没有矮到让我“五体投地”趴到地上。

最恨小框小架的画,不但伤眼而且要时时提防因为靠的太近而响起警报,最后伤筋动骨地太累只好放弃了。真正觉得看明白了的是那幅水中映着倒影的桥(从来不主动看画名),旁边一个老师模样的人正对他太太感慨“太板滞”,不知他是不是在说画中的天空,画家还没有活到印象派那时候,我全神贯注盯着那座桥水里的倒影,不借助丰富和细碎的色彩点就表现出了影“荡漾”于水面,我发现这才是同类题材中画家笔触的过人。油画多是“以静摄动”,但也偏偏有一幅另类,表现风中的树,线条几乎无法承载颜色的重量。要承认很多东西没法用语言表达,但是确确实实让你心有所动,比如以深暗的树荫作为背景呈现袅袅而升的“透明”的烟,这种画笔表达的想象力,惟有致以敬意。

叫了一个学画的朋友同行而观,不过他在油画展厅停得比较短走的比较早,不知是不是真象他刚到时说的“太感动”了。回来以后我问他展中的肖像画为何大致显出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他淡淡地说因为画家风格原因吧。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个体之间如此不同,画和音乐一样,只能一个人看。
 
由版主最后修改:
顶部